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

海山尺八大師班

國際尺八大師海山第一次在中國主持大師班

海山爲了安排他發明的竹鼓(竹打)的生産事宜,下星期會來廣東走一趟。他25日要替NHK錄音,2610pm才抵達香港,第二天一早趕往廣東工廠監督竹打的生産,接著又要去臺灣,行程緊凑,但我特別請求他延遲一天離開,以便在星期六(9月1)主辦一天的大師班。時間大概是下午1-6 時,地點是深圳。

海山會指導大家學習,回答大家的問題,示範演出。可以近距離親炙超級大師的風範,感受海山音色的震撼,機會難得。

暫定費用爲RMB190元,包括場地費、茶水等。如果到時人數衆多,則視乎場地的費用酌量增减。

請有興趣的人儘快報一個名。

全球化的風險:全球性經濟不穩定及貧富懸殊

這是我替某份研究報告撰寫的部分內容。因爲在《文明的抉擇》中曾經提及有關內容却沒有詳細說明,貼在這裏作爲補充。

全球化的風險:全球性經濟不穩定及貧富懸殊
黃鈺書

 
以色列的幾位經濟物理學家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式,說明全球規
模的市場,容易導致財富分配不均,以及全球性經濟不穩定,很好地說明資本化深度與風險性同步幷增的規律[1]

dN (x, t) / dt = D [λA (x, t) - loss ]N - compete N² + D Laplacian N (x, t)

式中dN/dt = (λA - loss )N - compete N² Verhuulst公式,是加入了資源競爭限制項的馬爾薩斯人口增長模型。這裡代表資本增長速率dN / dt = (gain loss)N - compete N²N代表資本總數,gainloss分別代表資本收益及損失的百分比;λA代表資本增長潜能,A代表利潤機會;compete代表資源競爭係數,這裡指兩個資本獨立嘗試獲得某項資源的機會率,等于某個資本嘗試得到該資源的二次方。由於某個資本嘗試爭取某種資源的機會率與N成正比,所以競爭項與N²成正比。
   
    接著引入空間模型。想像在一個m維格網上有N (x, t)個資本,在時間t點時位於每個節點x上。an以特定的概率D跳至旁邊的點,n的運動代表資本轉移,a的運動代表取得獲利機會的移動。Laplacian N (x, t)n在鄰點之間擴散的效應的平均值。Laplacian項的效果是使資本N (x, t)在空間上趨向均等,最後會使任何空間擾動變得平滑。當資本變得均質時,Laplacian N (x, t)等於0即是如果把D值設定得很大,財富會趨向均等,但最終會使所有財富消失。實際的情况是,即使每個粒子在任何一點上的機會率絕同均等,在某個時刻也總有一定的機會率有足够大數量A (x, t)a在點x上,於是在此點上λA (x, t) – loss >0,資本遂在此點上增長。結果不會出現均等的資本密度N (x, t),而是在一片N=0的海洋中形成衆多N值大的財富島嶼。這個模型較好地描繪了市場經濟中資本增長及財富聚集的情况。

    把這個模型的預設值設定在全球化的條件,就是競爭不限于某點的鄰近點,而是一定半徑R內的所有競爭者,經過電腦模擬全球化的過程,便出現以下情况:

        把全球化競爭擴展至整個系統,會導致財富N (x, t)局部集中;
        n數值會出現劇烈的漲落,也即是出現頻繁而嚴重的經濟泡沫及危機;
    •即使把整段時間裡的漲落平均計算,極端全球化的平均總財富也幷非是最優化的;
    •存在某個適度規模的區域性貿易,可以使系統最優化。

這較準確地描繪了過去數十年全球化過程中出現愈來愈頻繁、而且規模愈來愈龐大及嚴重的全球性危機。

換言之,極度限制貿易(極端的社會主義)以及極度放任的自由貿易(全球化資本主義),都會危害財富的創造,這是較符合現實的理論模型。

他們的結論是適度規模(他們的估值是整個系統的10分之一規模)、部分受保護免於外部競爭的地區性貿易市場,是最優化的經濟模式。

由此看來,建立地區性的互惠合作貿易,是較有利於後進國家發展的國際貿易形式。

經過近40年的實踐,也許我們是時候放下對全球化的迷信。這個模型顯現,全球化的世界實際上不是平的,而是嶙峋不均。建立適度規模的地區性貿易,完善一定的保護貿易機制,既可以促進經濟增長,也可使財富在全球的規模裡較平均分布,防止劇烈的經濟波動,增强整個系統的抗風險力。形成衆多相對獨立的資本池,比起單一資本池,更能有效應對風險。



[1] Y. Louzonun, S. Solomon, J. Goldenbery & D. Mazursky, “World Size Global Market Lead to Economic Instability,” Artificial Life, Vol 9, No. 4, 357-370, 2003.

大師心得:專注練習

這是跟一位學生的通信,貼上來與有志于尺八的人共勉:

當今諸大師中最讓我折服的也是海山。我和他的因緣我在文章中也提過了。如果不是他,大概我會晚很多才開始學尺八。海山吹奏出來的永遠是完美音色。我聽過他多次演出,也多次長時間陪伴他左右,聽他練習或者在旅途上即興吹奏,從來沒有聽過他犯哪怕是一次錯誤,包括音色的不完善。Riley、橫山老師、三橋老師,我都覺得自己一步一步在接近,惟獨海山永遠是可望不可及只能仰止的高峰。當然,這也是努力的結果,他開始的時候每天練習8小時,吹了40年到今天還是堅持每天練習。也許有天才這回事,但世上從未出現過不刻苦練習的天才。據說莫扎特練琴練得手指也變形了。李傳韵聽到人們稱贊他是天才,他却說:我從小每天不斷練習,人家去踢球去玩,我却一直練習,如是者十多年,現在你一句天才就抹去我付出的努力嗎?鋼琴大師Horowitz說過:一天不練習,自己能聽出來,兩天不練習,身邊的人能聽出來,三天不練習,所有人都能聽出來。大師之言,值得每個學音樂的人自勉。

海山不僅是演奏、制管都達到最高水平,還有作曲和發明了各種竹制樂器。他的成就真是驚人。我問他的秘訣,他回答:就是專注。又有一次他說:幸福,就是可以完全專注做一件事情。所以,不管做什麽,只要專注,付出汗水,肯定會有相應的成就。

僅以此勉勵大家包括我自己努力不懈。

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

在樂音和氣息之間
關於日本尺八的一點文化想象
竹風


最精彩的文化,大概都是混血交雜(hybridization)的産物。一旦混血的産物,歸來貼近它的文化根源時,有時難免會有定位的迷惘。

風吹過古竹林的聲音
爲自己的日本血統感到困惑的蘇曼殊,身處半邊的故鄉東瀛時,遙望他更牽掛的心靈故鄉,寫下這首詩:“春雨樓頭尺八簫,何時歸看浙江潮?芒鞋破缽無人識,踏過櫻花第幾橋。”他在另一處解釋說:“日本尺八,狀類中土洞簫,聞傳自金人。其曲有名《春雨》,陰深淒惘。

從胡笛到漢笛、唐尺八、宋尺八、日本尺八、洞蕭,勾勒了一條傳遞、混血、交融、分化的文化發展線索。

我吹奏尺八多年,學習過幾個流派傳承,不知道有《春雨》這首曲,然而陰深淒惘,確是很多人第一次聽日本尺八本曲時的感覺。撇去蘇曼殊的個人文化困惑,我更願意用幽深蕭颯來描述心裏的尺八聲,武滿徹說的風吹過古竹林的聲音。氣息穿透空竹,最貼近虛空惟一可觀能聞的聲音。

文化的孤寂
芒鞋破缽無人識,踏過櫻花第幾橋,寫的是虛無僧的形象。這些流浪僧人不屬於任何寺院,一路吹著尺八缽化緣,從塵世的一點遊走到另一點,頭戴完全覆蓋面容的竹笠帽(天蓋),象徵完全與俗世隔離。尺八聲,也許是他和世界之間僅有的介面,虛靈的最後交流。無論是吹奏,或者聆聽尺八,總難揮去一種孤寂感。

幕府衰落後,大量的末代武士流落民間。政府不容許他們再配載象徵武士身分和靈魂的劍。那是舊價值沒落的年代,也是一個迷惘的殘酷年代,並不像山田洋次電影(《黃昏清兵衛》《隱鬼爪》《武士一分》)的一貫主題那樣,只要堅持信念、尊嚴和愛,還可活出一個私人的溫情世界。這些落寞的武士,的確有人踏破世塵,成爲虛無僧,流浪在一個已經沒他們位置的世界裏。

可是其中不少只是僞裝成虛無僧,好方便繼續從事刺探情報暗殺等秘密工作,而堅硬的尺八,正好成爲代替劍的武器。今天還流傳著《呼竹,受竹》一類尺八本曲,那近似一種暗號的對答。兩個路上相逢的虛無僧,從遠處聽到對方的尺八聲,一個會吹出一小段,如果對方屬於同一個流派,就懂得接著吹下去。不過即使是這樣,一陣的步跡交錯後,前面始終是要孤獨走下去的道路。

如果兩個都是喬裝的武士,又發現對方是敵對陣營的人,會怎樣呢?大概難免一場生死決鬪吧?勝利的,應該會替敗去死掉的堆一座無碑孤墓。尺八和死去的武士埋在一起,他的尺八音聲和愚昧美麗的執著堅持,是這個蒼白的世界裏一點虛弱的永恒,永遠從世界消失了。並不心懷慶倖的勝利者也許會爲對方吹奏一曲,因爲真正明白自己的,只有這位陌生的知己,而眼前的,也是自己終有一天的命運。

這一切真的發生過嗎?也許我太沈醉于自己的文化想象裏了。或者那只是年少記憶的輕狂回繞。年青時看日本電影,武士決鬪前,總會聽到那種穿透靈魂、介乎樂音與氣息之間的蕭颯風聲。那個時候還不懂究竟是什麽樂器,但已想:總有一天我會學這種樂器。事實上很多年後才知道那叫尺八。又一直等待很多年後,我聽了John 海山 Neptune的獨奏CD: Words Can’t Go There。尺八能觸動語言到達不了的心靈深處,我終於能爲多年的少年夢想找到表達和理由,於是寫信給海山,問他能否自學尺八?他回復說:那是不可能的。當然,尺八可能是世界上最難的樂器之一,必需老師指導才能入門。他把剛回香港的老師介紹給我。就這樣,尺八的路,我一直走到今天。

幾年前,我終於和海山見面,成了一見如故的朋友。那封信我一直留著,去年在京都和他見面時,我特意把發黃的舊信帶給他看。窩心的記憶,大家都會心微笑。畢竟時代不同了。尺八始終是孤獨的路,但也可以拉近很多心靈。

        然後在2006年,在空靈的深山裏,在仲夏的星空下,在宛如巨鳥將飛騰的竹橋前,在十字水的交匯處,我戰戰兢兢和這位世上數一數二的尺八大師合奏古曲《鹿遠音》。

夏夜溪流尺八蕭,琴音禪意星河遙,風弦空管何需識,踏過虛竹鳥飛橋

在一條本應頗孤獨的路上,幾十個心靈謐穆的相聚,只能感謝心靈很美麗的朋友旭軍憑一手之力,爲我們營造了這麽美麗的機緣。


一音成佛
那個晚上,一位年青的音樂家問及吹禪。竟然還有人知道在中國已經中斷了近千年的心靈傳統,我喜出望外。畢竟尺八在日本好幾百年間,一直不是樂器,而是一件專供僧人用來修行的法器。尺八,而非其他樂器,成爲禪宗的修行工具,不是隨心的偶然。佛陀教導人解脫的最基本方法,是觀息法(安那般那),即是觀察呼吸。如果能把氣息變成一種音聲來觀,觀息和觀音配合,就更容易專注,更便利開悟了。
說得更準確一點,所謂息,其實是指呼出與吸入之間的短暫停頓,觀息的核心,就是觀這個停頓。吹尺八本曲,費了勁吹奏一個樂句,全爲了一口氣呼盡了,下一口氣還未吸入,又或者吸入了一口氣,還未吹奏之前,那個停頓。如果能完全專注於這停頓,思惟有一刻停頓了,世界也停頓了。一息之間,狂心稍歇,歇即菩提。尺八是最貼近心靈的樂/法器。

        所以甚至根本無需學習甚麽複雜的樂曲,只需吹一個音,觀中間的停頓,就夠了。一音成佛,是尺八最終無法分享表達的靈性層面。


Less is More
只需一個音,一息的停頓,便是尺八的精髓。這正是襌的精減美學。事實上,尺八可能是世上結構最簡單的樂器:一段空管,五個孔。能減的,都減掉了。洞蕭的發展,是加孔的過程。唐宋之際,不知是那位天才或者開悟者,竟然有一個革命性的創新想法,就是逆流把指孔減到可能的最少:前四後一。(海山曾經問過一群日本小學生:爲什麽尺八是五孔?一個孩子不加思索說:因爲可以用一隻手演奏!純真的童心,別具單手拍掌的禪趣。)中國文獻上記載五孔尺八的,就只有宋代。但宋尺八的制式是怎樣,已經沈沒在歷史裏。日本尺八是單純的承襲,還是自己的創新?已無法考證。肯定的是:精減的美學,是襌的道路,幸好日本尺八堅持了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 從音樂而言,精簡成五孔,音色就分清了陰陽。尺八可以兼具明亮飽滿的穿透力,又可以有婉轉幽怨的感染力。表現力豐富,超越了其他吹管樂器。精減就是豐富(Less is more)


文化多樣性與傳承
        無論如何,我們應該感謝日本的襌師們,宋代的幾首禪曲,在中國已經消失了,日本尺八保存了下,並且吸收了本土音樂,發展出更具風采、觸動心靈的本曲。

關心文化多樣性(cultural diversity)的人,也許會和我一樣感慨:爲什麽這麽多精彩豐富的文化傳統,在中國消失了?而隔海的日本,卻那麽善於保留?

去年一個晚上,海山在京都的酒店和我複習一首本曲《鶴の巢籠》。在南昆山十字水的分享會談上,海山正是以此曲來說明傳承和創新的問題。他的現場演繹,令深夜還堅持留下的人感動不已。這是一首經典的本曲,有共通的主題和音樂motif,可是每一個流派都發展出自己不同的演繹特色和風格。海山的更是獨一無二很狂野的版本。用短管來吹,那震撼力可以比得上搖滾樂。

        海山打趣說,如果隔壁的住客聽到,一定會來敲門投訴。中國很多朋友大概還不理解,在酒店這種半私人的地方大聲喧嚷,是很無禮貌的行爲。但是他又繼續說,如果真的有人來敲門投訴,看到是一位老師在教導一個學生,對方一定會反而感到歉意,連忙說不要緊,請我們繼續。

       我聽後很感慨。這正是中國這麽多精彩文化失傳了,而日本文化那麽善於傳承的原因。在日本,老師(Sensei)是一種很受尊敬的身分。一個人,只要身負一項文化遺産傳承的使命,便會得到普遍的尊重。日本人不會以那種文化遺産有沒有經濟價值,有多受重視,來差別看待一位老師。日本人敬重的是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和堅持本身。

        在一切功利化、盲目經濟化的年代,中國的文化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,同時受到空前的威脅。禮失不恥求諸野,我們也許要反過來學習,什麽叫對文化傳承的尊重。



每一次海山演出後,有人走到他面前說受他的音樂深深感動,那已經沒有什麽特別。可是那個晚上,一位女士卻說:「你吸收過中國音樂嗎?爲什麽你的作品很像我長大時一直聽的音樂?」一個只是到過中國兩三次的美國人,利用一種傳統的日本樂器來創作屬於他自己的音樂時,竟然勾起一個中國人的童年情感回憶。文化的交溶和分享,有時不是有點不可思議嗎?日本尺八,說到底還有很深厚的中國文化基因。

西域的種子,中國的根,日本的花朵,文化的雜種。這樣爲尺八定位,不會讓我們迷惑,反而是感受到更具活力的多樣性吧?

原載:《都市畫報》2007 No. 21
《出走年代》很容易在網上讀得到,大概沒有可能重印了。書中某些錯漏,也再難有機會再版改正,只好在這裡做。但我只宜拿出自己的部分來修訂。可是,記憶呢,有點滄桑了,漫長的創作過程,誰修改了誰,已經很難分得清楚。更何況這部小說的創作是一個密切的互動過程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爲了寫出她一直想寫的小說,素黑特意離開香港,我們在某處簡陋的地方住下了。花了差不多一個月,她把核心故事寫出來。我讀了,覺得情感密集而濃重,但缺乏明顯的情節推進,一般讀者讀下去,恐怕有窒息的感覺。於是我提議不妨打開一些虛白,讓讀者透透氣。素黑要我替她修改。為此我設置了叙事結構,令故事有推進的動力,而且突然想到:讓我也寫一條副線吧,爲了在最終的出走之前,加添故事感,替情節換換氣。於是便有了夢的部分。素黑也因應我的副綫,不斷豐富她那部分的故事和人物。本來她打算先從男生的角度寫第一部,然後再以過份女孩的視角寫第二部。但最後成了平行的視綫。這部小說,便是在這種密集的互動中完成。
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如果當初不是變為合寫,素黑心目中的理想成品,應該是近于她更喜歡的早期村上春樹的風格,而我的夢故事,也不會寫出來。素黑曾經抱怨我扭曲了她的故事。是的,各自有强烈個人風格的作家,本來便不應輕言合作,否則難免像一對雙子黑洞,互相扭曲和吞噬。也許是我多管閑事了。倆人的合作,究竟令她的出走故事變得更好還是更差呢?命運如此走過來,只好amor fati了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(有一些已經記不起是不是我的文字,但上下文的脈絡無法割裂,也一幷剪了下來。)

(竹風•鈺書的部分)
……

1    口吃的蕭邦與烟縷中的過份女孩

她突然在鋼琴上敲出一段蕭邦的“革命練習曲”,像黑夜裏激動的亂雨敲打著玻璃窗,到了溫柔的樂句却反而不是十分流暢,有多處的窒礙,仿佛是帶點口吃的肖邦在喃呢愛的絮語,但是對彈琴一竅不通的我,已經像欣賞宇航員在荒凉的月球表面擊出弗拉明戈(Flamenco)舞步,讓我看傻了眼。

那是我第一次聽她彈琴,也是第一次遇見她的下午,注定無法忘記的一瞬間,仿佛是我生命所有時間的起點,好像之前的全部記憶都是事後虛構出來,只爲了襯托這原爆點。那是去年10月國慶假期,地點是大學宿舍的琴房。

……

她却忽然瞪大眼睛,印象中,眼睛大過她的,就只有電影《天使愛美麗》中柯德莉塔圖的海報造型。

……

是我聽過有關生死最巧妙的話之一,不過,其實幷不需要那麽認真和激動的,教訓也不至于那麽嚴重吧。只不過是個神話而已,而且還是老遠不相干的古希臘。

……

然後她突然敲起那段口吃的蕭邦,敲出的琴聲比她的語調還要沉重。……樂器,我只會玩一點點電結他和薩克斯。電結他鍛練我激情時的冷靜,薩克斯就是自控的發泄。……


        ……


大學裏有關怪氣男生的印象


1.     誰?

2.     哦,野狗那隊band的第二結他手?怪胎一個。

……

4.           幾次看見他和黑衣小魔女幷肩坐在泳池看臺上,從黃昏直至深夜。難道她竟然喜歡這樣的怪胎?冤孽。


x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x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x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x
2 ……


我是一個簡單而孤獨的人。

有一個老爸,但是我以半孤兒的形式存在,不抗拒交朋友,却從來沒有主動交過什麽朋友,餘下的只有看書和聽音樂。什麽書也看,什麽類型的好音樂也聽,就是不能接受那些叫你和世界好好打交道的教誨。

……

大部份時間,我寧願沉默或者聽音樂。我也喜歡大夥兒踢足球和打籃球,愛的是那純發泄青春精力的碰撞,兼且無需平庸的語言交流,恐怕是我唯一有限的社交。因此曾經惹來誤會,以爲我是同性戀。但是我很清楚自己喜歡女性的身體。男性那副肉體和德性都令我受不了。當然,包括我自己的。

        ……

……其實我最愛的樂器是電結他,每次聽到激動處,都恍如直接彈到我的神經在綫。不過真正下過點苦功的却是薩克斯,因爲聽了宛如吹來透心北歐冷風的Jan Gabarek,而下决心學了一段日子,但始終無法喜歡爵士樂。……在jazz的範疇裏我能接受的只有John Coltrane,因爲他已經遠遠超越了爵士,回歸到音樂最粗獷原始的狀態。……

就這樣,我創作了不够10首曲,喝了N罐啤酒,渡過了三個虛無凑合的大學年頭。

        ……

……陰莖好一點,不知還以爲下面長了一株植物。還是英文Phallus聽起來軟一點,帶點陰性的溫柔。至于漢語該怎樣譯呢?抓了頭皮一會兒,忽然想到“閥拉屎”,像剎“軍閥拉屎”,蠻富顛覆父權反戰的意味。用廣東話念起來也似“佛拉屎”,真有點“吃飯拉屎,遇佛殺佛”的禪機了。)

        ……

與其說我在渴望性,不如說我在幻想女性某部份的神秘存在,可以給我的整個生命送上溫柔的包容。

        ……

 “生命中同時出現三個女人你曾經想過沒有?”

 “那可真爽翻天啦!和三個一起幹。怎麽啦,你堅守童貞多年,終于熬出頭,一來就3個嗎?”

 “這……只是隨便侃侃然而。如果真的3個一起,吱吱喳喳可要煩死人。”

 “靠!你究竟是怕女人還是還未發育還是已經早衰性無能?”

曾經看過一套歐洲電影,名字已經忘記了,關于三個女人同時愛上幷且共享一個哲學家。真是小男人的大幻想。男人們大概沒有想過三個女人圍繞著一個男人,破壞力不下于三只小猫放在一所房子裡。

同一時間遇上三個不討厭的女人,真想也沒想過。

        ……
x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x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x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x